5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正式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透露出了新的监管思路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办法首先明确,互联网贷款是指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信息通信技术,基于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和风险管理,线上自动受理贷款申请及开展风险评估,并完成授信审批、合同签订、放款支付、贷后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操作,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的用于借款人消费、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等的个人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有效规范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类机构之间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同时,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从准入到退出建立全流程、系统性的管理机制,提升其精细化管理能力。从经营情况、管理能力、风控水平、技术实力、服务质量、业务合规和机构声誉等方面对合作机构进行准入前评估。
其中,第三方合作机构是指在互联网贷款业务中,与商业银行在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清收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各类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息科技公司等非金融机构。
有专家认为,办法更加灵活和宽容,可操作性更强,在贷款期限和第三方合作方准入等重要方面有所放松,办法的出台将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银行+第三方机构”模式受认可
办法规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并按照其层级和类别确定相应审批权限,这有利于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开展合作的积极性。
其实近几年来,不少银行一直都在开展互联网贷款的尝试,并且很多是采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也就是“银行+助贷机构”合作模式。
所谓助贷,是指助贷机构通过自有系统或渠道筛选目标客群,在完成自有风控流程后,将较为优质的客户输送给持牌金融机构风控终审后,完成发放贷款的一种业务,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据了解,目前包括BATJ以及分期乐、人人贷、宜人贷等金融科技公司都已经在与商业银行尝试合作放款,并且初具规模,此次办法的发布对于近年来兴起的第三方“助贷机构”来说意义深远,可以说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得到了银保监会的肯定。
打铁还须自身热,监管的大门已经打开,第三方合作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要靠自我提升,包括技术、合规、场景、客流等各方面。
不过从目前来看,办法作为金融科技企业参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准入通行证,它有助于促进互联网贷款健康可持续发展,补齐政策短板,促使整个“助贷”市场朝向更加健康、合规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