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改革专场。据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艳林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继续通过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具体而言,北京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水利、医疗、教育、养老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以及老旧小区、商业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发应用。
“国家认为的‘重点行业’多为自然垄断行业,资本密集、盈利能力有限,对于民企吸引力不大。相较而言,民生领域具有广阔市场,仅就教育、医疗两个市场,每年就有数十万亿元的收入规模,可优先考虑向民营企业开放教育、医疗市场。但目前制度上依旧存在‘天花板’。”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唐大杰指出。
实际上,去年5月,北京已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民企入市门槛高、投资领域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出7方面20条举措。
张艳林表示,下一步,北京将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经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和隐性门槛,不允许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附加条件;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不允许对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规模门槛和明显超过招投标项目要求的业绩门槛。
在促进资金融通、降本增效方面,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比重,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拓展续贷中心规模,推广信息共享经验;增加首贷中心业务渠道,优化产品配置;建立政银企数据共享机制,为金融机构使用不动产登记、税务、市场监管、民政等数据提供便利;鼓励各区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厂房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民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贡献了全市四成以上GDP、近五成税收和七成就业。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90.5万户,从业人员951.7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2.7%和14.6%。2019年,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1.1%;实现各项税费收入6165.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7.9%;实现经济增加值1.4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4%。
“五年来,市级出台的惠及民营企业的政策文件30多件,涉及政务服务、民间投资、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土地及人才政策等。”张艳林说,“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级层面连续出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19条、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6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10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新9条措施,各部门和各区梳理出减税降费、财政贴息、房租减免、融资担保等方面348个政策文件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63个疫情防控指引,帮扶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解决防疫、融资、用工需求等问题。”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场准入方面更加公平有序。“十三五”以来分五批向社会公开推介377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的项目。2020年前11月,本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9.7个百分点;金融支持方式也更加精准灵活。2019年8月成立全国首个续贷中心。截至去年9月底累计完成续贷审批2493笔、金额133.7亿元;2020年4月成立全国首个首贷服务中心,当年审批通过7878笔贷款,金额294亿元。
当前正值全市“两区”建设大幕初启,为了引导全市民企积极参与,张艳林表示,将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加展会、开展境外品牌和知识产权认证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鼓励科技型民营企业并购境外创新资源;鼓励民营企业充分运用跨境电商等贸易新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鼓励民营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布局产业链,鼓励京外民营企业利用首都创新资源禀赋完善创新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