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强调,2021年贵州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开启“十四五”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贵州将继续积极发展公办园,多渠道大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
2021年,贵州将启动9个试点县(市、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国家认定工作,建设农村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300个,提升村级幼儿园办园水平。并开展幼小衔接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教研指导责任区能力建设。
2021年,贵州将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补强提升确需长期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合理优化均衡配置。依法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政策,保障学位供给,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启动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试点,实施公办强校计划,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培育一批优质公办学校品牌,扩大优质公办义务教育资源。持续开展好“贵青杯”系列活动。
开展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研究,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推动普通高中示范优质特色发展。健全示范性高中“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政策同享、动态调整、公平发展”的升类、降类和退出机制,做好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高中评估工作。持续加强市(州)、县级政府所在地普通高中学校扩容建设。新建普通高中应布点在市(州)政府所在地,逐步撤销在乡镇举办的普通高中。
实施中职“强基”工程和中高职“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区域协同扩容、内涵引领提质,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
指导15所高职院校实施贵州“双高计划”。强力统筹推进职业院校专业群及专业建设,指导和支持各高职院校重点建设3—5个专业群,各中职学校重点建设2—3个专业群。积极争取和推动本科职业教育试点。
支持贵州开放大学改革发展。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以四合并举(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校校合作、育训结合)、三业联动(职业教育专业、地方产业、学生就业)引领清镇职教城发展。
实施高校提升行动,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编制发布全省高校教学质量报告。加快推进和大力支持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
支持指导省属高校、市(州)高校结合办学实际和办学目标开展“双一流”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纵深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
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巩固和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会同相关部门健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数据核对机制,落实“一人一案”。
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支持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发展。支持部分市(州)、县(市、区)级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贯彻落实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学科优质课评选、教学成果评选等活动。积极探索“云上教研”,总结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研的经验,把线上线下教研优势结合起来开展多元化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省级名师工作室名师的示范引领和指导辐射作用,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送培送教活动。学习先进地区课改经验,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覆盖,做好监测结果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严格执行教师资格普通话等级达标规定。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加强中小学普通话口语、规范汉字书写、书法、阅读写作等教育教学,提高中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推动高校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大学师范生及高、中职学前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等级。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