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前夕,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到了做总结的时候: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5000亿元,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3.75万亿元专项债券,已全部下达;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3万个……随着这份“对账单”的出炉,去年定下的17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一目了然。在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我国经济民生依然逆势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就业:超额完成目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3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显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任务共计17项,包括城镇新增就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赤字率、减税降费等。其中在就业方面,去年定下的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最终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8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形势极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网进一步扎牢。在城镇调查失业率方面,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为6%左右,最终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全国城镇失业调查率平均为5.6%。在城镇登记失业率方面,目标为5.5%左右,最终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我国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
然而就业超额完成目标并不能代表一切高枕无忧。“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仍然在1500万人左右,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为909万人,达到新高。
张纪南称,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此外,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国际疫情还在蔓延,给今年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为此,下一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也将成为应对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向。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表示,今年应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市场政策,在助企纾困、就业创业扶持,减负、稳岗、加强技能培训等方面,促进就业市场稳定,做好农民工、大学生及特殊困难等群体就业。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通过签订劳动协议、集体谈判等法律手段,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同时,针对非正规就业特点,设计流动性、便携性强,门槛低的社会保障制度,方便灵活就业者加入。
稳企:累计新增减负超2.5万亿
就业身兼“六稳”与“六保”之首,而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根据最新的“对账单”,去年定下的目标也已经完成:2020年继续执行2019年出台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5000亿元,2020年累计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此外,截至2020年12月底,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也较2019年底分别下降31.7%和18.6%,而当时的目标设定为,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
“一系列实打实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获得感。”上个月,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说道。据了解,2020年财政部出台实施了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其中,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受益最明显。2020年,制造业及相关环节新增减税降费预计占全部新增减税降费的35%左右,民营经济新增减税降费预计占全部新增减税降费的70%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少企业负担是在疫情之下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相关政策支持的体现,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的服务业和制造业都受到了较大冲击,销量和订单双双锐减。同时,企业还面临着成本支出和上下游订单的压力。
“在这一情况之下,通过多元手段进行减税降费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减税降费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企业在疫情之下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借助信贷、银行以及金融方面的支持,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抗风险能力,这也帮助企业降低了固定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让利使得企业渡过了难关,能够在疫情之下生存下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和就业都有重要的意义。”王鹏补充道。
而财政部在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也推高了赤字率。最新“对账单”显示,按照全国人大审查通过的年度预算,2020年安排财政赤字3.7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万亿元,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同时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上述2万亿元资金已全部转给地方。中央部门也带头精打细算,2020年中央本级支出下降0.1%,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以上两项也均完成2020年所定下的目标。
在王鹏看来,增加财政赤字首先是出于抗击疫情的考量,通过举债的方式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政府举债的方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新基建的建设,实现了抗击疫情与活化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一举多得。
民生:老旧小区改造4.03万个
经济回稳的同时,民生任务也需全面推进。其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也成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超额完成的任务之一。“对账单”显示,此前预计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最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量达到了4.03万个。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也提到,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的建议提案有25件,部分政策措施建议被吸收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4.03万个新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惠及居民达到736万户。同时,各地在加快改造项目审批、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政策机制。
“老旧小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本配套缺失,包括厨房、卫生间和电梯等,进而造成生活不方便。甚至很多老旧小区管理不到位,存在诸多社会隐患。”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改造老旧小区其实也是为了解决硬件问题、改善城市形象、化解社会隐患。从当前实际过程看,如果老旧小区改造到位,可以提升小区物业价值,使得老旧小区居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会得到提升。
民生领域,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也是重中之重,反映在“对账单”上,便是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的目标完满达成。2020年6月,财政部、医保局、税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地“2020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各地人均补助水平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实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