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文

共享经济如何更好地“活下去”

时间: 2021-03-30 10:20:08 来源: 北京商报

共享经济变脸,比翻书还快。集体涨价的充电宝,被网友形容为“用10次就能买1个”,“景区租用充电宝比停车还贵”。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不少企业则以“缺钱”来回应:一来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回本,二来疫情影响、进场费涨价增加运营成本。

从一开始,Airbnb、Uber等共享台迅速崛起,共享经济模式大受市场欢迎。随后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共享台乘胜而来,弥补了供给不足,激发了需求释放。Uber和Airbnb作为有效对接者,将闲置资源的拥有者和需求者联系起来,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不同于单纯的连接现有闲置资源供需端,单车和充电宝都有相对“重资产”模式的一面,即既要投入资金购买产品满足服务需求,还要负责维护,直至承担产品损毁的损失。简而言之,大规模投入,赢得流量,形成市场占有。它们都曾经历过从无到有的急速扩张,又不约而同地面对资本退潮、行业洗牌。

对那些夹缝求生过来的玩家们,必须抓紧思考如何更好地“活下去”。经历了前期培育,沉淀了属于自己的用户池,单车和充电宝都选择了涨价。将充电宝时租金从1元涨到2元,对于用户而言,涨幅不大,并不敏感,大多数不会计较太多,但企业营收很可能翻一番。

过去几年,作为国内共享经济的深刻实践者,单车和充电宝的发展模式让消费者尝到甜头也吃到了苦头。单车产能过剩带来城市治理的难题,押金退还周期、预付款沉淀资金池的使用问题。共享充电宝高速起落,从最初被炮轰甚至被视为笑柄,到骤然受到各机构真金白银的热捧,在如今涨价离谱,故障率居高不下,用户付费意愿到达临界点,商家犹豫在其中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

台模式发展从跑马圈地演化到精耕细作,渐渐告别野蛮生长的“免费午餐”模式。这些共享经济之所以被消费者青睐,不仅在于便捷,也在于便宜。它们打破了独享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与成本下降,而一旦这个市场共识被颠覆,“重资产”运营的台就危险了。

毕竟城市里的“最后一公里”,骑车是选项,却不是唯一选择。当骑车的成本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多,单车可能只能驶向无人之境。手机充电是刚需,但不代表昂贵的充电宝是刚需。共享充电宝解决的未必是真正的痛点,而是可用可不用的痒点,江湖救急在所难免,但日常所需就大可不必了。

涨价更像是一次互探底线的冒险。涨价虽然直接,却未必保险。共享经济始终是一门复杂的生意。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作支撑,没有足够流量的支撑,没有建立在合理的商业模式基础之上,没有合乎商业逻辑的规划,一切以共享之名火爆起来的经济,都将徒有虚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