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香港交易所官网注意到,海伦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伦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对于赴港IPO一事,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海伦司相关人士,截至发稿,企业并未给予回复。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近年来类似小酒馆模式发展较快。海伦司在短时间实现规模性扩张,背后一定是资本运作。北京商报记者在天眼查上注意到,海伦司在今年2月,刚完成3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海伦司若成功上市,将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线下酒馆第一股。
据招股书显示,海伦司近年来酒馆数量增长迅速。2018-2020年,海伦司酒馆总数分别为162家,252家和351家。而在业绩方面,海伦司从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从1.15亿元增至8.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6.9%。净利润从1083.4万元增至7575.2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4.4%。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大众点评搜索海伦司小酒馆发现,海伦司小酒馆在北京共有四家店,分别在对外经贸大学店、工人体育场店、魏公村店以及良乡时代广场店。通过酒馆的地理位置不难发现,海伦司选址多选在靠近大学的地段。海伦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海伦司向消费者提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组合以及轻松自由的顾客体验,满足年轻人对高性价比的酒饮、服务及社交氛围的需求。
用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让海伦司在同行业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海伦司表示,酒馆所有瓶装啤酒产品的售价均在人民币10元/瓶以内。北京商报记者在大众点评平台了解到,海伦司小酒馆的人均消费显示为60元/人-80元/人。而同类型其他店铺,人均基本在100元/人左右。海伦司创始人徐炳忠曾表示,价格的降低促进了顾客流量的大增,也会增加连锁经营的信心。
据了解,海伦司的产品矩阵以自有产品为主,外部产品为辅。2018-2020年,海伦司自有酒饮销售收益占总酒饮收益的比例分别为68.4%、64.2%、69.8%,毛利率分別为71.4%、75.3%、78.4%。自有产品是海伦司扎啤、海伦司精酿、海伦司果啤以及海伦司奶啤等。第三方品牌产品包括百威、科罗娜等。不难发现,海伦司自有产品多为精酿、果啤等符合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与近年来火爆的精酿啤酒不同,海伦司的主要消费市场为二、三线城市。据招股书显示,海伦司2020年在二、三线城市酒馆数量分别为200家、94家,而在一线城市,酒馆数量仅为56家,分别占对应年份内酒馆总数量的16.0%,57.0% 及26.8%。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海伦司在一线城市酒馆数量增加30家,而在二、三线城市,酒馆数量分别增加118家、41家。
业内人士表示,年轻消费者对于小酒馆这种形式相对比较认可,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可以提升竞争力。而布局下沉市场,在初期可以降低成本。但如果未来转型,或将承受一定的压力。
蔡学飞进一步表示,海伦斯避开一线城市,进入二三线下沉市场,进行降维度竞争,实际上会相对更有优势。但由于海伦司在业内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同时也不具备核心优势,海伦司的上升,更像是资本运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