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正文

“课眼”是教师精心设计 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时间: 2021-11-01 13:53:24 来源: 中国教师报

一次,听语文课。讲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老师给出一个任务:“你们能用另一个字替换这里的‘绿’字吗?”于是学生们纷纷给出“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等。老师问:“你们觉得,是原诗中用‘绿’字好,还是你们改过的更好呢?”学生们齐声说:“原诗好!”

老师接着介绍了“诗眼”一词。他说:“诗眼是指在诗词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字或句,用以表达诗人整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一首诗的关键所在,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才得出的,读者找到了诗眼就等于领悟了诗词的大半含义。”同时,引用苏轼的诗“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说明“诗眼”的出处。

听到这里,我突发奇想: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那么课是否有“课眼”呢?当然有!

什么是一节课的“课眼”呢?它通常出现在哪儿?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所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课眼”也是这样,可以在课初引入时、课中点拨中,也可以在课尾小结处,但必须是本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一堂课的“课眼”未必只有一个,但它必须在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主要思想方法和真情实感的产生之处。它或它们的出现为本节课明确主色彩,奠定主旋律,注入了思维与情感的活水,有之课堂则活,少之课堂则僵。

“课眼”,多半是课前教师精心设计、课上师生共同创造而来。偶尔也会是教师即兴发挥,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产生。它是课堂上重点与难点的突破、焦点与亮点的闪耀。

曾听一节物理课,课题是“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上课教师在课堂初始几分钟,引领大家经历三个小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播放“唐老鸭追面包”片段,唐老鸭在光滑的传送带上始终追不上前面不远处的面包,老师说:“请思考为什么?”第二个环节是“亲身体验双脚分别在有滑轮的踏板上走路”,上去尝试的学生用足了劲试着向前走,可仍然还是在原处,学生们都笑了,老师说:“请思考为什么?”第三个环节让两个学生分别坐在一个有滑轮的踏板上,其中一个学生推一下另一个学生,结果是彼此都向后移动了一段差不多的距离。通过这三个小环节,一下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了,甚至连听课老师也身陷思考之中。这三个环节结束,“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基本上就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很自然地出来了。这三个小环节形成了一节课上的“课眼”,它是这堂课上活的“灵魂”。

还有一次,听特级教师韩军教杜甫的《登高》。课的结尾,他深情地说:“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背诵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接着,课堂在《二泉映月》背景音乐和学生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此时,我发现音乐声、朗读声构成了一曲奇妙的交响乐,气氛凝重,有的学生边朗读边禁不住流下眼泪。这样的安排,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强化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

“课眼”,就像一个个飞翔的小精灵,吸引着学生求知的目光和向往的心灵;“课眼”也像是课堂里的一束光,待到它们光芒荟萃,便形成了一道道教学艺术的彩虹!

(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区教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