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文

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招聘频次 积极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时间: 2021-08-17 15:52:4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时值8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期。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突破900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了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近段时间,从拓宽就业渠道到加大招聘频次,从力挺创业创新到大力支持新就业形态,多路稳就业促就业举措密集而至。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多岗空缺”与“一岗难求”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增强,结构性问题成为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供给与需求脱节,空岗与失业并存,就业市场“冰火两重天”。

部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从学校类型看,近年来新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从学科类型看,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传统文科专业就业相对较难;从就业群体看,部分女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就业渠道相对较少。从教育自身看,主要是人才培养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毕业生“有业难就”。从社会大环境看,主要是适合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不足,毕业生“无业可就”。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均衡,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职业上升渠道和社会发展通道。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多样化人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新产业新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就业去向日趋多元多样。问题的症结是,高校毕业生尤为青睐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更倾向于国企、外企等传统优势企业,造成了人才分配的不均衡。今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新进排行30个职业中,近半数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相关,所需职业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这说明新一轮产业革命对就业带来的严重冲击,传统就业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必须指出,由于就业市场信息的滞后乃至缺位,就业统计未能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就业者的个人社会保障不足。针对该问题,政府应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类就业从业者“应保尽保”。可喜的是,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优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经办、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生活服务保障等措施。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在劳动力市场面临空前压力、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就业机会稍纵即逝。高校毕业生应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自主择业观、主动创业观和灵活就业观,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依靠自己的努力博来属于自己的幸福。无数社会实践证明,无论在什么行业、岗位上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踏实肯干,都能发挥出专业特长,并能赢得社会的尊重。退一步讲,“先就业”也是在积累竞争的资本,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发展需求,从而为日后更好的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