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金证券60亿元定增预案出炉,重资本业务、风控、偿债等成为募资用途的关键词。此外,实控人承诺不参与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再融资新规利好下,在发展机遇面前,“内外”竞争危机也同在,券商机构纷纷融资“补血”拓宽业务实力。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家券商完成实施定增,但募资额缩水明显。还有8家券商正在定增募资路上,共计涉及677亿元资金。
实控人不认购
根据国金证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此次发行股数不超过7亿股(含7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根据去年落地的再融资新规,国金证券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国金证券强调:“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参与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关于募资具体用途方面,重资本业务、风控、偿债等成为关键词。国金证券拟不超过20亿元投向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15亿元投入证券投资业务,拟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不超过5亿元,拟在信息技术及风控合规投入方面投入不超过5亿元。此外,补充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方面计划投入不超过15亿元。
就国金证券股价表现来看,前几日伴随着金融板块“回升”也略有回暖,8月11日股价低开低走,跌幅超过6%报10.82元/股,当日PE(TTM)为17.56倍,市值达327亿元。券商板块年内震荡下跌,国金证券也走出同样步伐,对比2020年12月初最高19.36元,股价已跌去8.54元/股。
募资“缩水”明显
伴随着系列改革举措的出台,证券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想象空间。与此同时,证券机构也面临来自“内外”的压力,一是外资券商进入中国本土市场,中资券商也正积极走向国际,“同台竞技”是趋势;二是行业内分层分化的白热化竞争态势加剧,资本规模无疑是证券机构拓展业务和抵抗风险的重要实力体现。
《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Choice数据获悉,自去年再融资新规落地,再加上股市行情表现好,券商板块大涨,券商定增动作频频,去年中信证券等10家券商落地定增,募资金额总共810.72亿元。头部券商占多数,实际募资金额超过100亿元的共计4家。
2021年以来,券商仍在积极通过定增募资“补血”,但实际募资金额“缩水严重”。西部证券、天风证券、浙商证券、湘财股份先后完成实施定增,预计募资总额共计350亿元,而实际募资共计202.21亿元,尤其是浙商证券募资规模由最初的100亿缩减至28.05亿元。
还有多家券商正在定增的路上,共计涉及677亿元资金。截至当前,国金证券、长城证券定增预案获得董事会批准;锦龙股份6月底定增预案获得股东大会批准;国联证券和东兴证券的定增预案获得证监会批准。
对于年内券商定增募资缩水明显的原因,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此前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跟市场资金面、投资偏好等大环境有关系。定增市场人气相对不高,也出现定增破发现象,投资人对此兴趣不大。二是跟券商股疲弱行情有关。尽管定增价格打八折,投资人最短锁定期为6个月,但券商板块经历年初大涨后不断下跌,短期趋势或面临调整,这意味着有亏损的可能性,券商找不到合适的投资者,募资金额只能缩水。
“砸向”重资本业务
募资投向方面,拟定增的国金证券坦言,证券行业传统经纪业务占比日趋下降,国内券商开始摆脱仅依靠牌照和通道类业务的轻资产模式,资本实力对于券商发展质量、发展潜力和空间的重要性极大提升。
而记者通过梳理券商定增募资用途了解到,发展重资本业务是资金投入重要方向之一。
国金证券进一步解释道,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公司适度增加资本中介业务的资金配置有助于相关业务规模的扩张,进一步优化公司收入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此外,近年来,证券公司投资与交易类业务已成为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自营收入近年来已超过经纪业务,成为证券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而与头部证券公司相比,公司的自营投资规模占比相对偏小,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某券商财富管理负责人李华(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行业监管体系下,资本规模是决定券商竞争地位、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也是重要的基础。可以看到,券商纷纷通过再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补血,现实是券商机构的体量发展至今仍不及银行体量。无论是发展投行、经纪、资管等牌照业务,还是投入自营、两融等资金业务,在拓展业务发展方面,券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需要不断扩大资本金。
李华还指出,但是在发展重资本业务时,也要注意风险加剧的风险。事实上,近年券商计提减值额也在大幅提升,这与券商股权质押和两融风险相关。
(记者 朱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