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文

新型教与学模式构建探索中需解决三个问题

时间: 2021-09-08 16:28: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目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结合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改革,需要教研员们和广大教师一起积极思考并开展切实的行动。在“新型教与学模式”构建的探索中,教师应该明确和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即教给谁、教什么和怎么教。

教给谁?

智慧型、创新型人才

2020年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武侯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员在线教学大实践。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从“三个转变”下手,即:从课堂教学单场景向多场景转变、从教师主讲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从以教材为主要内容向以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转变。“三个转变”从教学重心、学生角色、师生角色、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各方面因素,对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场景进行了大胆的重组尝试,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为突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三个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凝练。西川实验学校的虚拟演播厅和创客教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作舞台,满足多元成长需求。小组同步合作,差异化推送结论,实现个性化诊断。实时采集当堂思维与掌握情况,提供差异化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实践证明,现代技术手段,让学校行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助力课堂教学的转变,加速了智慧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教什么?

个性化的学校课程

在教什么的问题中,要具体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实施路径的创新。主要是通过研究教与学方式的新变化,探索教学结构重组的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形态下,我们原有的教学结构从教学重心、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师生角色等方面进行重组,教学长度和广度被现代教育技术拓宽,良好的教育环境、多元的学习手段、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培养教师智慧教育理念,使学生享受课堂,还要在教法中融入智慧教育,使学生适应新的教育方法,更要建立智慧教育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才能。

二是智慧评价的创新。评价内容有数据,让成长过程有记录;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效促进家校合力;评价方式多样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棕北中学、龙江路小学分校等充分利用可穿戴的心率监测装备、智慧体育APP等信息化手段对运动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反馈,为学校体育教学方式变革提供可能的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初中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与实施方法。通过数据监测及分析,实现精准施策和个性化服务。

怎么教?

双线融合式教学

双线融合式教学有三个关键特征,即场景再造、数据赋能和结构优化。

一是场景再造。从单一的场所向多场景转换,即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武侯实验中学运用慕课系统、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智慧学业分析系统,构建了线下真实教师和线上虚拟教师相结合的双师课堂。同时,采用“三屏互动”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黑板、教师的平板和学生的终端互联互通,师生实时互动、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建立多元的教学场景。

二是数据赋能。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使伴随性的数据采集实现人工智能的挖掘和分析,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目前武侯区通过探索形成的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与数据已经在包括了区域的教学教研、学校大数据应用、教学学情应用、学科集体备课教研、课堂应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等6个场景发挥了数据赋能的作用。

三是结构优化。这个模式既包括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结构性变革,也融入了大数据的赋能驱动,同时还增加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场景再造,是一个融合式的教学范式。北二外成都附中通过“课前先学”(微课+诊断)、“课中精学”(拓展+迁移+诊断)、“课后再学”(定时作业+评讲微课)的实践探索,突破原有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的有机融合。

(作者周文良系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高建华系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教研员)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