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正文

热议:合肥: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时间: 2022-12-06 12:02:55 来源: 合肥日报

12月5日,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合肥市“经济要稳住”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合肥难中求成,“经济要稳住”取得好成绩——


(资料图片)

  10月规上工业增速创年内新高,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创近十年新高,大建设完成投资已突破1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合肥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全市经济迎难而进,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经济——

  主要指标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指标回升向好态势明显,经济运行保持合理区间。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投资增速创新高的同时,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数据显示,1~10月,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1865.7亿元,同比增长2.3%。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中欧班列表现亮眼。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2999.2亿元,同比增长11.5%。中欧班列累计发运671列,超去年全年发运总量,同比增长23.1%。

  服务业态势平稳,新增企业支撑有力。1~10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1963. 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26.2%和17.7%。

  投资——

  新开工重点项目创近十年新高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不利因素,合肥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投资的快速增长支撑经济大盘稳定恢复。1~10月全市投资和项目运行主要呈现“快、优、多、强、足”五方面特点。

  增速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增速居万亿GDP城市前列。

  结构优。工业投资增长23.3%,今年以来始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项目多。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41个,同比增加145个,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比亚迪二期、中创新航等8个百亿项目开工建设,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比亚迪一期等5个百亿项目竣工投产。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一期项目仅用10个月建成投产,速度刷新全国同类项目纪录。

  活力强。民间投资增长7.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潜力足。新签约重点项目1129个,协议投资额超过5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1个,超去年全年。全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总投资约1.1万亿元、增长27.7%。

  工业——

  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1位

  今年以来,合肥大力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赛迪发布的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居第11位。

  工业运行稳中向上。1~10月,规上工业增长5.8%。10月,增长达14.3%,创年内新高。

  新兴产业高速增长。1~10月,战新产业增长16%,对工业贡献近90%,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量15.7万辆,占全国3%;光伏产品占全国8%,并网装机量居省会城市第1位。

  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68户,创十年新高;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8户,总数139户,居省会城市第5位;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5户,总数占全省一半。2019年全市百亿元工业企业为9户,去年年底达13户,今年有望突破20户。

  发展动能持续有力。在比亚迪、中航锂电、晶合等一批大项目带动下,今年工业投资始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讯飞图聆工业云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美的洗衣机成为第2家世界“灯塔工厂”。

 科技——

  平均每天诞生5户高企

  合肥市持续提升创新发展动能,致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科技企业加速成长。今年以来,全市净增国家高企约1800户、平均每天诞生5户,全年有望达到6400户、两年实现倍增。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72家、同比增长近七成。新增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6家。

  科创平台加速集聚。全市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十余个,20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快建设,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今年2月深空探测实验室在合肥揭牌;“科大硅谷”方案落地,计划5年内汇集各类优秀人才10万名;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达35家,孵化企业超1000户,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累计达52家,在孵企业近万户。累计组建省市技术创新中心3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8家。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为科创产业“育苗栽树”。今年以来,对接捕捉高校院所等可转化科技成果超过800项,成立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超过200家,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突破800亿元,预计今年将历史性突破1000亿元。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今年新增签约量子和人工智能领域项目148个、总投资超400亿元。合肥R&D强度保持3.5%左右、居省会城市前列;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创新指数报告中,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近三年上升35位;在“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居全球第16位、较上年前进4位。

  大建设——

  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

  合肥市继续紧盯发展重点、交通堵点、民生痛点,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为民靠民,大干快干。1~11月,全市大建设完成投资已突破1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实施项目近1500个。

  综合交通方面,“1155”大交通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大外环284公里,目前东环线建成通车,西环线加紧推进,北环线已经开工,南环线下穿巢湖隧道正在研究论证。轨道交通5号线北段年底开通,合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171公里。至今年年底,全市建成及在建城市快速路将达270公里,其中,西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9个月主线通车,较原计划提前5个月,群众期盼多年的42公里二环全线实现无红绿灯畅行。

  城市更新方面,骆岗公园、东部新中心、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运河新城等“五大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城市体检、城市生命线工程“合肥做法”全国推广,卫岗王卫片区城市更新成为全国示范,老合钢等片区更新全面铺开,“老城减法行动”正在稳步实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新增停车泊位9万余个、充电桩8000多个,建成杏花公园复合型地下停车场。“城市治理攻坚战”强力推进,322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惠及9万多户居民;加装139部老旧小区住宅电梯,建成124个和美小区。

  公共服务方面,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05所、新增学位7.7万个,六中菱湖校区投入使用,八中运河新城校区、一中淝河校区开工建设,一中瑶海校区从立项到交付仅用395天。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市二院老年护理院建成投入使用,市三院新区、市空港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市口腔医院滨湖分院等明年将投入使用,市儿童医院新区等加快建设。滨湖会展中心二期、市城市记忆馆年内建成开放,市中心图书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科技馆新馆等基本完工。

  金融——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04亿元

  今年以来,合肥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三大主线,推动全市金融运行增速向好、结构向优、风险可控。11月18日,联合上海、南京、杭州、嘉兴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信贷规模加快增长。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4.9%,高于全国4.46个百分点。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24910亿元,增长14.3%,高于全国3.88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23624亿元,增长15.6%,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

  资本市场全面发力。今年以来,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4家,平均每月超1户,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中科美菱创北交所最快上市纪录。目前,全市境内上市公司74家、居全国城市第13位,省会城市第6位。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6家、居全国城市第6位、省会城市第2位。市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已参股设立各类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42支,实缴资金455.7亿元。

  普惠金融精准有效。截至10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04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速48.9%,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33.3个百分点。设立“政信贷”产品,累计为5726户企业放款271.7亿元。

 财政——

  民生支出910.4亿元

  合肥市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和接续措施,以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收入增长较快。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9.9%,增幅在万亿GDP城市中居前列。

  支出结构优化。1~10月,民生支出910.4亿元,同比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6%。

  减税力度空前。1~10月,全市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330.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00多万户次。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创历史新高,1~10月,直接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225.1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4倍,惠及纳税人90%以上是小微企业。据税务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全市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超13%。

  助企政策加力。1~10月,市级产业政策兑现113.6亿元,增长21%,惠及企业2.8万户次。创新企业融资服务方式,“政信贷”金融产品累计为7176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授信246.8亿元,总额较年初翻了五番以上,平均授信周期仅6.18天。

  就业——

  新增就业参保38.45万人

  面对疫情等因素影响,合肥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增就业稳中有进。1~11月,新增就业参保38.45万人,同比增长1.24%,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参保24.27万人,占全体新增参保人数63.1%,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企业用工保持稳定。1~11月,援企政策稳定就业岗位300万个,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稳定,求人倍率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

  重点群体充分就业。1~11月,在肥高校毕业生留肥率48%,27.4万名大学生来肥就业创业,同比增长14.2%,今年有望超过30万名。全市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5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万人。

  安全生产——

  形势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合肥坚持全面排查、反复排查,首创“专家查”,邀请安全专家开展专业排查,地毯式梳理建筑、交通、燃气、危化、自建房等领域风险。先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城镇燃气安全整治“百日行动”、自建房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累计排查自建房128.3万户、1.9亿平方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全部落实安全管控措施。

  信访工作——

  信访积案存量持续下降

  全市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用心用情用力回应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向好、信访秩序整体良好。

  数据显示,全市群众走访总量连年下降,国家信访局专项工作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98.9%;来信和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发挥明显,群众来信和网上投诉访量同比上升20.2%,形成了“少走访、多上网”和“信访积案存量持续下降,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良好态势。

  合肥创新党政联合、县区联动接访工作模式。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示范,接访群众127批184人次,面对面帮助解决疑难复杂问题。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坚定“为民服务”初心,接待群众1万余人次,推动化解问题8000余件。同时结合疫情防控特点,推动基层干部下沉网格,变“坐班制”为“入户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零距离、面对面、无障碍交流,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问题解决”。

关键词: 今年以来 同比增长 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