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昶接受《徽商》记者采访。
(相关资料图)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翔实,用一组组数字清晰展现了过去五年的成绩,绘就了一张蓝图展示未来五年的发展,给人以前行的巨大力量。”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昶表示,2023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名农业界的政协委员,也将为建设美好安徽、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安徽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制作技艺项目。
“徽茶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占据了近半壁江山”,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茶(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做茶、评茶、卖茶已有四十余年。在他看来,从2022年初启动的农业“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为安徽省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就徽茶产业而言,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贡献率不高;茶叶机械研制生产能力不强,科技装备率、智能化率较低;扶持对象重点不突出,政府扶持资金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部分龙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等方面。
想要不断擦亮祁红这张“世界名片”,王昶认为,最要紧的是守护好祁红的品质,“在对农残严防死守的前提下,加大祁红的宣传力度”。
如今祁门红茶被列入人类“非遗”,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也因为国潮风更了解“非遗”技艺,这让王昶深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的同时,也感到时间紧迫,“我们要趁热打铁,抓紧走出去,真正把安徽茶产业做大做强”。
因此,他建议加大科技支撑,提升“徽茶”核心竞争力。包括支持四大名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等科技攻关项目;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在产品深加工、智能化装备领域的投入,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鼓励龙头企业新品开发、茶产业融合创新等研究及成果转化,提升产品品质、创新产品形态;支持针对皖南、皖西丘陵地区地形实际,研发生产不同类型、功能多样、实用性强的茶叶机械,提高茶叶机械研发、运用水平。
“重点培育壮大5-10家起点高、品质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引领‘徽茶’产业发展。”在王昶看来,安徽红茶还没有完全发挥金字招牌的价值,需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机制,打造安徽红茶产业集群。
他认为,茶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需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抓手,聚焦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
“推进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王昶表示,除了引导龙头企业构建“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发展模式,培育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实现田园风光与徽茶文化深度融合之外,龙头企业还可以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富有吸引力的工业茶旅游产品,将现场演示、模型展示、动感体验等有机结合,提供体验型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