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共有17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其中14家为2022年新晋独角兽企业,位居全国第6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23日,2022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报告发布会上,长城战略咨询揭晓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的最新研究成果。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总量由2019年的296家增长至595家,三年内实现翻倍增长。2021年新晋潜在独角兽企业359家,同比增长44.8%。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共有17家企业上榜,成为全国潜在独角兽第7城,其中14家为2022年新晋独角兽企业,位居全国第6位。
七成潜兽集聚“北上苏深杭”
潜在独角兽企业是新赛道的引领者,以新技术、新模式重塑价值链,以场景创新开辟新市场、创造新业态。
从分布来看,“京沪苏粤浙”五地区出现了全国超八成(494家)的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北上苏深杭”五城市合计拥有418家,占2021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总数的70.3%。
从所属领域分析,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个赛道。创新药、集成电路、企业数字运营、人工智能、体外诊断、创新医疗器械等六个赛道集聚近五成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其中,创新药和集成电路赛道备受资本青睐,新晋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清洁能源赛道潜在独角兽企业皆为当年新晋企业。
创新药赛道共有7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新获融资;集成电路、企业数字运营、网红爆品赛道新获融资企业数量分列第二至四位,分别为35家、24家和20家;体外诊断、自动驾驶赛道并列第五位,均有1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新获融资。
绿色低碳领域潜在独角兽企业积极拓展动力电池和汽车检测市场,加速新能源汽车落地推广;创新药领域潜在独角兽群企业积极探索新一代生物技术,前沿布局新靶点研发;元宇宙领域潜在独角兽多角度切入VR/AR,为元宇宙带来更多“钥匙”;工业互联网领域潜在独角兽助力企业“智改数转”,构建新型工业物联网支撑体系。
另外,潜在独角兽企业成长进化提速,企业升级数量倍增。2021年潜在独角兽企业上市19家,同比增长74.7%,近半数登陆港交所。2021年上市“毕业”潜在独角兽数量由2020年的11家增长至19家,同比增长74.7%。港交所上市的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均属于医疗领域企业;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有6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有3家;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企业1家。
2021年成长为独角兽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共55家,该数据相较上一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合肥半数潜兽蛰伏“集智”
合肥上榜的1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新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运营、新零售、金融科技、5G通信等10个赛道,其中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两个赛道拥有超过一半的合肥潜在独角兽企业。
数据显示,合肥上榜的17家企业有14家为新晋独角兽企业,位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苏州、深圳、杭州。
独角兽企业,是科技创新企业的典型代表,潜在独角兽作为新经济企业的新锐力量,两者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创新生态的重要标志。
合肥屡屡在独角兽、潜在独角兽榜单中位居全国前列,背后是市场和地方政府的合力。新物种企业既是市场“投”出来的,也是地方“培”出来的,合肥拥有完备的要素支撑,适合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的“土壤”“阳光”“雨露”,具备显著的特色优势。
近年来,合肥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树立“科技即产业”发展理念,成立市委科创委,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从体制机制层面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首创设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加快打造“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双需”对接,积极“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
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可转化科技成果评价办法,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线上路演品牌——“科里科气•科创荟”;首创设立直投型、高容忍度(50%)、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用种子基金支持“种子选手”。
通过分类分级、“一院一策”支持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35家;制定“三新”产品认定及推广实施方案,通过创新评定分离等政府采购方式、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率先应用、优秀场景评选等举措,打造“三新”示范应用场景。
来自合肥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34户、平均每天诞生5户,总数达到6412户;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00余家、同比增长近七成;新增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6家,累计上市16家,位居省会城市第2、全国城市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