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正文

【财经观察】玻璃“黑科技”唤醒“创新蚌埠”

时间: 2023-04-27 16:55:40 来源: 《徽商》杂志2023年2月刊

玻璃,堪称蚌埠的“城市名片”。由一片薄薄的玻璃,到一个国家级研究院,再到打造规模600亿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蚌埠的“创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相关资料图)

“手机中有五块玻璃,前后两块高铝盖板玻璃、触控玻璃和两片TFT-LCD玻璃基板,这五块玻璃在蚌埠都可以生产。”

2月12日上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安徽实践”采访团走进开馆不到一个月的蚌埠创新馆,各种玻璃“黑科技”令人叹为观止。

玻璃,堪称蚌埠的“城市名片”。由一片薄薄的玻璃,到一个国家级研究院,再到打造规模600亿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蚌埠的“创新画卷”正徐徐铺开。

“院”

正月初七,兔年新春上班第一天的晚上,蚌埠市委市政府即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玻璃院)举行对接合作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玻璃院院长彭寿,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市长马军悉数参加。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开这样的会,可见蚌埠对“玻璃”的重视,更揭示玻璃院的“江湖地位”。

蚌埠玻璃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到创新,绕不开这个几经更名的“院”。

时间追溯至整整70年前。

1953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前身,原国家建材局直属全国综合性甲级设计研究机构在北京诞生。

玻璃在蚌埠的发轫,得益于产业和资源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作为港口和铁路枢纽城市,蚌埠的轻工业起步较早,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拥有一批生产煤油灯瓶、灯罩、玻璃杯等玻璃初级制品的小作坊;另一方面,距离蚌埠仅十多公里的凤阳盛产可以制造玻璃的石英砂。

几乎前后脚,蚌埠玻璃厂于1954年1月1日成立。1971年,玻璃院由北京“下放”至蚌埠。

产、研齐聚,蚌埠自此走向“玻璃之城”。高峰时,蚌埠玻璃厂职工3000多人,拥有总熔化面积为128平方米的玻璃熔炉4座,年生产各类保温容器750万件,玻璃瓶罐3万余吨。

一直到20世纪末,玻璃厂都是当地人争破头想挤进去的“顶流企业”。

2004年,技术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高的蚌埠玻璃厂倒闭了,周边一大批小玻璃厂也濒临破产。

“产”危,“研”救。

此后十余年间,在彭寿的主导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始TFT-LCD玻璃基板技术自主创新研究。

从0.5毫米、0.4毫米、0.3毫米TFT-LCD玻璃基板,到1.1—0.12毫米之间全系列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再到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光伏玻璃,玻璃院创造了七项世界第一。

因在玻璃技术上的不断攻坚克难,彭寿在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地论坛欢呼雀跃,类似《蚌埠市有了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样的标题频出。

从危局到新生,蚌埠玻璃产业做对了什么?只有两个字:创新。

TFT-LCD玻璃基板是液晶显示屏的关键原材料。在合肥押宝京东方的同一时间,蚌埠正在从技术赛道抢跑。2019年9月18日,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线,开创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国产化先河。

在“万物皆显示”的时代,玻璃与5G、虚拟现实等显示产品都能得到很好的结合,走上技术转型道路的蚌埠玻璃产业迎来又一黄金发展期。

“链”

2022年2月,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更名为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与此同时,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落地蚌埠。这两个机构的掌舵人都是彭寿。

“我们到蚌埠已经50年了。淮河的水养育了我们,我们在蚌埠、在安徽这个创新的沃土上,得到了很大的幸福和成长。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立足于蚌埠,把蚌埠作为我们的创新策源地,让更多的创新成果在蚌埠落地、在安徽落地,助推蚌埠和安徽成为‘中国的硅谷’,也使安徽成为‘世界的硅谷’。”在玻璃院度过的40年间,彭寿一步步由科学家转型为企业家。

从他身上亦可窥见蚌埠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变局之路。

作为国内唯一能生产显示产业所需全部玻璃品种的地区,蚌埠在新型显示产业赛道上具有先发优势。

利用这种先发优势,通过不断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蚌埠市新型显示产业已形成“高纯石英砂—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玻璃基板、柔性玻璃—ITO导电玻璃—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产业链雏形。

2月12日,《徽商》记者在安徽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触控显示模组的无尘车间看到,一台台显示模组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不断向前移动。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赵颖透露,公司于2019年从深圳整体迁至蚌埠,2021年完成销售收入逾37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各类显示模组7200万台,产值5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

不仅如此,因各类生产、技术要素的集聚,帝晶光电加码在蚌埠的投资,电子纸项目于去年10月开始量产,预计今年出货量6000万片左右。

“我们的电子纸可以应用于电子价签、阅读器、广告牌等。从市场规模来看,它是一个新的千亿赛道。”赵颖称,电子纸是一种特殊的显示屏,目前正处于产业爆发的前夕。

由玻璃扩展至硅基新材料,再升级为四大产业集群之一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蚌埠将玻璃越做越薄,薄至只有一张A4纸厚度的同时,产业链却不断延长、拓宽。

蚌埠市出台的《关于推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蚌埠将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优先级,优化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着力点,全面提升关键环节技术攻关能力,发挥面板制造、显示终端牵引作用,着力引进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规模达600亿元,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上市公司2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安徽实践”集中采访当日,在蚌埠创新馆一楼序厅,穹顶悬挂着的球形飞轨艺术装置格外醒目,两颗圆球顺着飞轨自上而下循环滚动。

“创新是蚌埠最本质的基因。要在创新上有所突破,必然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轨驱动,就像这两颗球一样要持续运动。”蚌埠市科技局总工程师闻建忠接受采访时称。

70年前在蚌埠种下的玻璃“种子”,如今已长成一片片“玻璃产业森林”。

藉此创新而上,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正加速“新”生。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