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正文

高质量推进“五育融合”是落实“双减”的关键

时间: 2021-11-01 13:55:36 来源: 中国教师报

落实“双减”政策,需要高质量推进“五育融合”,学校工作的着力点应该体现在课程、课题、文化等方面。

课程建设为学生未来成长赋能。将“五育融合”融入校本课程是学校实施“五育融合”的前提。一是课程要以“五育融合”为指向进行建设,把握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单打独斗”“主次不清”“重智轻育”等问题;二是学校要研究“五育融合”的建设标准,是否突出全面基础上的差异性,是否具有课程知识的拓展性,是否能够解决学生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实现了“两育”以上的知识链接,能够在整合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融合和重构。

以思政课程为例,可以由思政学科教师牵头联手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实施,体现跨学科的综合性,提高参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关联学科的知识进行解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又如,在劳动课程中,如果没有专职的劳动课程教师,学校可以让其他学科教师思考:如何在个人现有知识背景下普及相关的劳动知识,如何让学生热爱劳动、享受劳动成果。经过这样的思考,劳动课程就可能会与美术制作发生关系,与生物知识产生联系,与文学创作紧密结合……学校也因此拓宽了传统的以“菜园子”为主阵地的种植课程,让劳动教育走向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为学生的未来成长赋能。

课题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样态。学校课题来源于育人的场景,应集中精力、汇集人员对典型问题进行专题式的探索。开展“五育融合”的相关项目或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育者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深度认识,更可以反思自身工作在“融合”特征下的理性思考。

“五育融合”课题可以在学校层面立项,聚焦学校优势资源,建设具有融合特点的育人场所、优势学科;也可以在班级层面实施,采用对照试验或小课题研究等方法,将“五育融合”纳入班级建设之中;还可以在教学研讨层面展开,针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研究,这个过程中教研组和备课组会成为中坚力量,将“五育融合”的理论知识着力于教学实践,从而促进“五育融合”下的综合育人意识。一节课可以由多名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一名教师也可以教学多个学科课程——“跨学科”研究会成为教师教学的新样态。

文化基因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文化是学校抽象形态的集中体现,文化建设最忌讳的是将新文化与固有文化完全割裂。因此,将“五育融合”厚植于学校已有的文化基因之中,学校文化建设才会有新的高度、新的发展。

“拼盘”和“交叉”可能是“五育融合”建设需要经过的阶段,但最终要达到“融合”的境界,即学校文化的整体纳入和整合。一是要将“五育融合”建设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价值追求纳入学校整体文化体系,让“五育融合”成为教育新常态;二是要从“五育融合”的具体形态出发,将“五育融合”提炼成象征符号,从而走向精神表达的抽象层面;三是要将“五育融合”的精神追求与学校文化进行整合,形成与党的教育方针紧密联系的精练表述,实现“五育融合”文化、学校校园文化、学校育人文化的大融合,从而让学校文化建设走向更有内涵的表达形式。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的鲜明特色,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双减”政策不仅要减去过重的负担,更要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推进高质量的“五育融合”,正是对“双减”政策的有力贯彻和全面实施。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