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这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我国比较优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
中国经济已进入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主要依靠外循环来实现长期发展,尤其在像我国这样的大国经济中是不可持续的。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的国家大搞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一些国家地区的某些产业按下了“暂停键”,全球产业链受到巨大冲击。事实已经证明,国际大循环存在不稳定性,对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很大。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已突破1万美元,但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投资还是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但规模庞大,而且发展空间巨大。我国消费市场已经与世界第一的美国不相上下,并且在全球最有潜力。
我国经济正处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轨时期,旧的投资和消费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的投资和消费生态还处在重构过程中。这些年,内需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20年以来,为应对疫情,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对冲政策,但我国的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仍显疲软。
努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实际的。要把实施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治本和治标结合起来,综合施策,稳中求进,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要针对当前我国消费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提高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打开消费增长的空间,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要积极提升产品质量。要严格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安全标准,强化品牌意识,注重文化内涵,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促进产品向保安全、上质量、树品牌、有文化升级。要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要提升产品及其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规范发展售后服务,全面提高售后服务、终身服务水平。
不断拓展消费领域。要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拓展的需要,发展现代高质量服务消费。要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要打造文化艺术精品,提高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水平,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要积极为传统消费赋予新内涵,对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传统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要针对老百姓消费心理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在提升商品质量的同时,打造温馨、多元化、富有文化内涵的消费空间。要从城市规模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布局和优化消费空间。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改善县域消费环境,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
继续发展线上消费。“互联网+”消费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有着无限发展空间。要逐步规范和加快发展并重、提升品质和拓展领域并重。要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要规范平台企业合规运行,引导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密切配合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安排,大力加强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提供更好条件。
着力在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上下功夫
扩大消费,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要着力在解决“有能力”消费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存在短板、贫富差距不平衡等有较大关联性。
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保持同步。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不能让城乡居民分得蛋糕的份额比例减少了。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形成机制,尤其是公务员工资正常上升机制。公务员工资对社会有一种示范引导作用,要将公务员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隐性福利显性化、增长标准公开化,从而给各地和各行业工资增长提供指导和示范。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
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队伍。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队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捷径。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还比较大。以高端消费为例,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减缓,但高端消费呈现繁荣局面,奢侈品消费额占全球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1%上升到2019年的23%。2015到2020年的五年间,我国居民家庭高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35%。要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群体对象,拓宽技术工人收入上升通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要完善再分配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消费能力,还要解决人民群众敢消费的问题。要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减少人民群众后顾之忧。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增强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完善兜底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要进一步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要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要推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要以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等专项救助制度,完善救助标准和救助对象动态调整机制。要积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强化对失能及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完善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逐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和福利水平。
努力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当前,消费需求、投资需求都存在增长动力弱化的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投资方、供给端,投资形成的供给滞后需求的发展。因此,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与优化供给结构结合起来。
注重加快补齐投资领域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能快则快的发展思路,投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短板。优化供给结构首先要注重补齐投资、供给短板,把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提高质量、稳定经济运行结合起来。要聚焦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特别要加大对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重大项目工程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国还处在中高速发展阶段,发展重大战略工程任重道远。要落实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规划,优化铁路、公路、水路、油电气通道、网络通道、机场和海港的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工程,提升国家森林公园、草原建设水平和沙漠、戈壁治理水平,推进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特别要按计划推进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投资建设。
加大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投资保障力度。“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这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条件。要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加大对中低端产能更新换代、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特别要加大对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按照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求,加大对城市的交通、公园、水系、文化设施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对上个世纪建设的老旧小区的改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加大对县域和小城镇的环境提升改造投入。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县域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质量,加大对事关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村落的调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继续加大对农村厕所和饮用水设施的改造,稳妥提高乡村政权物质基础保障水平。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