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尤其是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抓手就是大批量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聆听了202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后,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新对《报告》中有关“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流通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等内容感触颇深。
(相关资料图)
在其看来,发展制造业不能只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更需要通过生产服务业发展配套,才能进一步扩大优势,提高增值和税收。
但目前来看,安徽省不少制造企业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新经济重视不足,部分企业的研发和销售、服务均在外省,在省内只有制造环节,价值链过短,亟需提高增值环节,提高综合优势。
不仅如此,安徽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新经济供给不足。省内生产性服务企业尚未形成气候,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进进展缓慢,与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的示范推广意义的典型案例少,在现代生产性服务方面对长三角其他地区依赖比较明显。
卢立新建议,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深化三产“锻长补短”,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第一,鼓励全省各地市打造生产性服务产业园,实现集群化发展;同时配套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
第二,跳出生产性服务业看生产性服务,制定更激进的扶持政策。
他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有跨地区服务特性,面临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竞争,做好了可以“把筷子伸到别人碗里,做不好别人的筷子就伸到我们的碗里”。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发展的当地市场,鼓励制造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发展模式,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发展。
第三,要把数字物流和数字供应链作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供应链横向共享迫切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安徽应尽快出台政策,支持数字化供应链创新项目,打造诸如产地物流集成中心、区域共同配送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等示范工程。”卢立新建议。
第四,支持本地产业互联网建设,促进本市产业链与企业供应链融合统一。要注重主要产业链“连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企业做好本地生意,实现“微循环”,为内循环做更大贡献。
第五,鼓励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延伸价值链。全省主导产业均应设立供应链优化项目,提供具体的供应链数字化优化方案,并组织实施,更好支持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
第六,创新“双招双引”模式,引入企业和扶持本地企业走出去相结合。
“积极抓住长三角产业细化分工和高效协同的机会,发展新经济,扩大招才引智。”他建议,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人力资源的行业,从外地引入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就会带来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增加,这应该等同于招商引资看待。
一方面,发展生产性业务需要招引外地优秀企业前来投资发展,但是也要注意甄别,要着重招引能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企业共生发展的企业,更好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另一方面,本地企业承揽外地业务,就是把税收和经济挪过来,特别是物流、人力资源服务业,以承接业务方式招商引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