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正文

市场频迎政策暖风 适老化改造加快推进

时间: 2021-11-12 15:46:41 来源: 中国商报

编者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智慧养老逐步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并发展的新兴产业。而发展智慧养老与多元服务主体息息相关,各服务主体配合推进智慧化建设的系统搭建工作,优化智慧智能服务结构。只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智慧养老行业才会长久生存。

在适老化改革后的首个“双11”期间,银发一族也加入到了网购大战。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在今年“双11”期间对体检等项目的消费也增长了一倍之多,并且还购买了不少家用的电子检测仪器。

作为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养老正成为各方布局的重点。近期,央地有关各方频频部署,企业也加快核心产品开发,在老年人生活服务、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文娱服务等方面尝试适老化、亲老化、便老化的研究及落地时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其培育发展面临着有些中老年朋友不认可、不买账的问题。

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所谓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通过改变信息交流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破解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缺陷,为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使得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成为可能。

而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将进一步释放养老需求,带动扩大老年消费市场。据今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全国总人数的18.7%。在超2.6亿老年人口背后,隐藏着数万亿市场规模的养老商机,其中,智慧养老作为新兴养老模式,其造富风口有多大是可以预见的。

“有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这意味着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养老行业面临着服务供给的种类和数量不足、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较低的挑战,智慧养老服务不仅是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案,更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公益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崔炜表示。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健康养老产业逐步迈入网络化、智能化阶段,创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市场规模约为3.2万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8万亿元,未来五年(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67%,2025年将达到8.3万亿元。

适老化改造加快推进。今年1月,工信部开展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那么,目前进展如何呢?10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国内已有104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推出老年人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服务,大大方便了疫情防控下老年人出行、就医等日常活动。围绕老年人的现实需求,通过服务提升让老年人在数字社会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外,近期,央地有关各方频频部署。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于10月底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重点面向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助老餐厅、智慧养老院,打造智慧化解决方案。地方上,上海、合肥、浙江也提出,实施老年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工程,鼓励建设智慧养老院和未来社区智慧养老。

老年人只需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机器人就能准确无误到达指定位置,并带来他们所需的食物、轮椅甚至病床……这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这是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智能装备研发中心主任曾宪文研发的机器人生态服务平台。“从需求和购买力角度来看,智慧健康养老机器人的前景十分广阔,或是未来破解养老服务困境的主要产品。”曾宪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产品及服务的落地。

部分产品叫好不叫座

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养老的相关解决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作为新兴业态,其培育发展面临着发展新问题,部分产品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曾经有一些老年朋友向我诉苦。因为他们不会线上预约挂号,所以不愿到医院看病;有些中老年朋友不会使用血糖监测仪,而导致血糖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贺王伟说道。

北京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分析认为,目前,市场上一些智慧养老科技产品脱离老年人实际需求,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是很多适老高科技产品无法真正推广起来的原因。许多老年人缺乏操纵复杂智能系统的能力,产品的体验不好,导致有需求的老年人得不到好的智慧养老服务。

“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谈到智慧养老时,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坦言,要从讲产品、讲硬件到更加关注科技的应用场景,以及关注老年人的服务体验。要厘清“智慧养老”到底需要哪些技术支撑,如何支撑。养老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新技术要与适老性问题、与老年人接受度问题进行充分的对接,要特别关注“智慧养老”的操作路径和实现方式等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性价比。投入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最优选择,考虑投入产出比,统一规划、集约建设、高效使用,从源头上解决信息孤岛、数据分割的问题,推动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某个‘智慧养老’产品或服务是否有生命力,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实现功能替代或模式创新。”朱勤皓坦言,无论是什么智慧养老产品或服务,都不能为了智慧而智慧,制造新的数字化鸿沟、信息化壁垒。

商业模式仍待探索

智慧养老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建的项目,应该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有机结合,融合度越高,才能越有生命力。

目前,智慧养老产业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仍需不断探索创新。杜鹏表示,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医疗、养老机构目前多采用企业运营、政府买单的运营模式,这容易造成医疗养老机构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崔炜认为,制约智慧养老服务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难点:一是信息和数据共享不充分,二是供给和需求对接不精准,三是线上和线下发展不协调。未来,应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促进智慧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促进智慧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可持续运营为重点,促进智慧养老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强化产融结合,上述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托工信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开展产融精准对接以及“早期投资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专项工作。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

聚焦到智慧健康养老适老化服务领域,行动计划提出,要围绕不少于10个重点应用场景,再培育100个以上示范企业,打造50个以上示范园区。这无疑给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养老公寓是智慧健康养老产品落地的重要一个场景。“现在智慧健康养老已经不再局限于小区里,会建设大型的养老中心,以科技为依托的老年人专用设计是未来养老公寓产品发展中最活跃的一环。”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员工冯春洋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会结合大数据、物联网、AI和机器人技术为老人提供智慧化养老服务。”

(记者 蔡佳文)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