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学校寝室集体保研的新闻在网络广泛传播,惹来网友一阵羡慕。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有互相“收缴”对方手机的监督举措,有遇到矛盾及时沟通解决的互相包容,还有宿舍团建等创意举措。
主持人语
“全员保研宿舍”,近年来已是常见的新闻了。如何看待,众说纷纭。对该宿舍而言,当可喜可贺;对其他大学生来说,应淡然处之。大学生们不必为没能保研或考研失利而沮丧,毕竟读研不是大学毕业的唯一出路。安徽大学几名本科生对此事的观点也很超脱。在他们看来,学校出现这种“喜事”说说也就罢了,主流媒体和自媒体要避免传播焦虑。希望所有大学生快乐学习,既成人亦成才。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把一个人放到什么样的环境中,他的习性也会跟着环境改变。
与优秀者同行确实能够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优秀,但“学霸宿舍”终究是少数。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将宿舍小环境对自己的消极影响尽可能降低,更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已经成年,心智也已经趋于成熟。坚守初心,坚定目标,不浑浑噩噩,不随波逐流,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追求,不能把自己的成功依托于宿舍小环境。这些学生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是对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热爱。
当然,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集体宿舍是必须学会面对的小环境。然而,宿舍并不是合宜的学习场所:轻松无约束的环境,极易分心;相对嘈杂的氛围,很难静思。想要潜心学习、静心思考的话,图书馆、自习室或者空教室都是好去处。因此,我们需要宿舍,更要走出宿舍。
新闻中的这些优秀毕业生几乎都不是在宿舍养成的,宿舍只是他们学习、实践和思考的一个“充电”场所。我们不必太关注他们的宿舍,而应学习他们在宿舍外的行与思。
人们常说“高中学习是团队作战,而大学学习是单打独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努力上进,人也并不是时时都能克服惰性,大学生自不例外。如果不能幸运地遇到优秀舍友,大学生则应投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中,以自己的言行引领宿舍,而不要被宿舍的消极因素同化。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对大学生来说,与其羡慕他人,不如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引领舍友共同打造“互助宿舍”。
崔逸星(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