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正文

融合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增效

时间: 2021-11-03 14:37:1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

10月23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主办、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融合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教学创新”为主题,采用现场会议与网络直播并行的形式进行,来自国家教育部门、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教育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教育信息化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多个教研机构的专家、中小学教师近300人现场参会,近8万人次同步在线观看了直播。

会上,国家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分别致辞。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志刚主持会议。

这位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的召开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面向未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要重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中的“变与不变”。“变”,就是要研究互联网对教育全要素的影响,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心智成长等方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变化以及教育、教师、教学如何应对变化;而“不变”,是指要始终坚持信息技术是手段,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要坚守教育初心,落实以人为本、以国为纲,同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做到融合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赋能增效,推进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

郭戈在致辞中介绍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开展的教材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总结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过去几年在数字教材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成果和效益,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教材和数字资源对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作用,展望了在“十四五”时期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下的教育出版事业未来发展目标与途径。希望本次研讨会的主讲专家和参会教育同行,能够围绕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重要问题,充分交流和分享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全国各地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水平。

开幕式上举行了“第六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优秀作品”证书颁发仪式和“人教数字教材培训专家”聘书颁发仪式。秦翠华、王超英等9位作者代表被授予优秀作品收录证书,雷刚、王康、陈桂军等17位优秀教师被聘为第三批人教数字教材培训专家。

在大会主论坛环节,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和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余胜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杨银付深入解读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等9个重要问题的核心内涵,并阐释了生动实例。

余胜泉认为,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信息的离散化、碎片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学生的阅读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教育的发展要回应智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智能技术延伸了人的大脑,通过人机结合可以洞察隐藏的关系、本质规律,可以超越个体认知极限,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发展。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各种证据导向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有意义授导、协作知识建构等新理念,正在引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这些基于智能技术的教学新理念会在实践中形成深度教学,深刻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形成高水平思维并发展核心素养。

当天下午,研讨会设立了“融合视角下的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线上线下融通的教学变革与教研实践”“数据赋能教育评价的探索与实践”3个分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北京大学教授汪琼、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曹培杰、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周业虹、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部门教学研究室主任岳维鹏、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邢至晖、北京东直门中学校长熊劲、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正高级教师韩玉娟等16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数字教材、教学与教研变革、大数据教学作了专题报告,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通过一系列专家报告,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交流,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教材建设、教学与教研改革和教育评价创新,深入分析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6届,是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历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始终秉持着紧跟时代发展新趋势、反映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要求的宗旨,研究交流信息化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任子轩)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697 72 29@qq.com